(2)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根据办学规模、学院的学生人数、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目标需要,本着有利于教育和管理的原则,制定辅导员岗位设置计划。充分考虑辅导员队伍的年龄、职称、专业、学历、学缘结构,科学设置专职辅导员工作岗位,推进学校辅导员选聘工作。截止2019年12月,学校在校本科生20858人,配备辅导员总数共75人(男31人,女44人,含12名副书记),师生比1:278,其中一线专职辅导员63人。辅导员队伍中,本科学历10人,研究生学历60人,博士5人;初级及以下职称11人,中级职称58人,副高5人,正高1人;副科以下20人,正科43人,副处12人。采取专职和兼职结合的方法,加强力量配备,构建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的辅导员队伍。选聘36位优秀年轻老师担任兼职班主任,遴选优秀在读研究生做本科生辅导员;加强兼职班主任的培训,明确班主任负有全方位指导学生的职责。
①完善制度体系。制定并完善了《广东药科大学关于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施办法》,进一步明确辅导员的要求与职责、配备与聘任、发展与培养、管理与考核等。完善辅导员培训体系,开展岗前培训、专项培训、骨干培训、交流实践等,坚持日常培训和专题培训相结合,适时安排辅导员脱产、半脱产或在职培训进修,鼓励优秀辅导员定向攻读学位。在加强辅导员思想素质和业务知识培训的同时,加强辅导员的实践培训,进一步拓宽“访学、交流任职、挂职锻炼”等交流渠道,为辅导员不断提高素质创造条件。组织他们参加社会实践和学习考察,开阔视野,拓展思路,提高能力,增长才干。通过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适应新时期对学生工作者职业化、专家化的要求。鼓励辅导员承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教学任务。
②完善辅导员职称评审制度。坚持把优秀思想政治教育成果纳入职称(职务)评聘条件,将考核结果、评奖评优作为行政职级和专业技术职务晋升的重要参考,并为业绩特别突出、有较大贡献、师生公认的优秀辅导员职级晋升开辟“绿色通道”。畅通专职辅导员行政职务晋升渠道,在2019年中层换届中,有8名辅导员提任为副处级干部,在本次提任处级占比高达23%。
③加强队伍建设成效显著。2019共举办4次讲座、3次沙龙等,分别赴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中山大学学习调研。在校外培训工作方面,共选送学生政工干部10人次参加省级思政骨干培训班。2019年选送3名辅导员参加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评选,1人获评广东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1人获提名奖、1人获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单项奖及最具坚守精神辅导员奖。在“2019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优秀案例”评选中我校辅导员“优秀工作案例”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优秀奖1项。
④搭建专业平台,强化辅导员理论水平,打造学生工作研究平台。依托学生工作精品项目培育提高辅导员专业研究能力,建立辅导员工作室,不断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以打造优秀辅导员团队、推广教育科研成果。至今,共举办校内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4届。2019年设立校级辅导员工作室13个,其中8个工作室“建设对象”,5个工作室“培育对象”。2019年还举办了第四届辅导员职业素质比赛,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5名。
⑤打造品牌项目。近年来,我校学生工作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学生党建特色,着力打造“党旗飘扬六大工程”,逐步形成以“固本强基示范工程”“入学教育领航工程”“党务中心聚力工程”“名师指导提升工程”“社区服务实践工程”和“精品项目引领工程”等“六位一体”学生党建工作模式,简称“党旗飘扬六大工程”,很好地发挥了党的组织引领和龙头带动作用。进一步推进辅导员进课室、宿舍、饭堂建设“谈心工程”和“五个一工程”,细致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⑥强化管理考核。制定并完善了《广东药科大学关于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施办法》、《广东药科大学优秀辅导员(标兵)、优秀班主任、优秀学生工作者评比办法》,建立了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强化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党团和班级建设、学风建设、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校园突发事件应对、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理论和实践研究等9项工作职责,充分发挥辅导员育人功能。严格辅导员年度和聘期考核,建立学工队伍激励评价体系。2011年开始通过校内评优平台展示学生政工干部、辅导员的工作特色,推进校内评优,选送参加各级优秀辅导员的评选和表彰,树立思政队伍工作榜样,发挥先进典型示范作用。
2.应进一步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中可以看到,学生自主选择课程的范围小,缺少转专业、修读双学位、国际交流机会。
整改措施:
丰富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课程和路径:
(1)加强自主学习氛围的引导,加大学生自主选课的范围。
(2)优化学籍管理和课程计划,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的修业方式和修读时间,多途径认定学生在校外、课外、线上的学习成果。
(3)完善优秀生学业激励管理机制,探索健全双学位主辅修专业制度,提高转专业比例。
(4)扩大国际交流项目,设立专项奖学金支持学生国际交流。
整改成效:
为拓宽个性化培养途径,2019版人才培养方案大幅增加专业选修课学分比例。各专业根据专业培养特色、学生特长和个性化发展需要,新增多样、灵活和开放的专业选修课程。各专业的专业选修课与公共选修课合计所占总学分比例要求占总学分的25%以上,专业选修课设置的课程总学分须达到应修学分的1.5~2倍,充分加大了学生自主选课的范围。
同时,配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学校制定了《广东药科大学第二课堂学分制管理实施细则》,要求在校本科生须修满第二课堂学分10分方可毕业,第二课堂学分设置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类、创新创业类、文化艺术与体育类等板块,鼓励学生参加高水平学科竞赛、创新创业活动等,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脱颖而出的机会。
加强了学校本科生转专业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建设。2019年6月24日印发《广东药科大学本科生转专业实施细则》(广药大[2019]72号文),取消了原转出条件关于学分绩点的限制,录取方式改为按绩点排名,依次录取;进一步放宽特殊情况申请转专业的限制,允许患身体疾病不适宜在原专业学习的学生申请转专业,对退役复学和休学创业的学生予以政策倾斜,鼓励对其他专业有兴趣且学有专长的学生转专业。学校成立本科生转专业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校常规性本科生转专业工作的过程与管理。各学院成立转专业工作小组,小组成员由5~7人组成,负责转专业工作日常事务的领导与监督。具体职责为:制定学院转专业工作方案、接受学生咨询与报名、审核拟转出学生申请资格,做好申请转入学生的录取、转入后学分认定和课程修读等工作,同时对学院转专业工作的规范性进行监督。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更好地调动本科生学习的积极性,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19年按照新的细则已为84名学生办理了转专业,比2018年同期增加20%。
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在2019年进一步拓展学生国际交流渠道和形式,明确目标,落实任务,不断推进学校国际化建设工作。
(1)全面拓展国际交流学习项目,提升学生国际化培养质量
①长短期学生交流项目
积极开拓学生交流项目,拓宽学生国际视野,推动跨文化交流。目前,我校共开展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波兰等八个国家和地区的18个长、短期学生交流学习项目,基本覆盖所有专业。另外,从2018年9月起开始接收合作院校学生来校进行交流、学习。今年接收了来自达吉斯坦国立医科大学、乌拉尔国立医科大学的两名本科生、一名研究生来校进行三个月的的临床实习及科研学习,为未来长期、稳定开展交换生互派项目奠定了基础。
②学分互认校际联合培养国际班项目进展良好
先后与英国北安普顿大学、英国德蒙福特大学、澳大利亚科廷大学建立联合培养项目。2018年7月选派的中英国际班学生在2019年6月已顺利获得双方院校颁发的本科双学位,并以优越的成绩进入谢菲尔德大学、莱斯特大学和伯明翰大学等英国排名前三十的知名大学继续攻读硕士学位。今年2016级市场营销专业“3+1”双学位国际班的学生和2016级药学专业“3+1”双学位国际班的学生,通过学校开设的英语强化课程和多门双语专业课、中英文化课等学习,获得奖学金顺利进入英国合作学校学习。此外,今年9月顺利完成了2019年药学专业和市场营销专业国际班的招生工作,2017级国际班学生的派送工作正在按计划进行。
③学生校际交流活动
开展校际学生交流,拓展学生视野,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2019年11月举办了第25届中日健康学术研讨会暨中日文化交流活动,来自日本大阪医疗技术学园、大阪高技术学园师生47人参加了为期两天的学术研讨会及文化交流活动,为中日师生搭建了一个学术、文化交流的平台。2019年11月18日至23日,我校与广州市台湾同胞联谊会、台湾南华大学共同主办2019“粤台社工一家亲”研习营。来自台湾南华大学、台湾佛光大学、台湾大仁科技大学、广东药科大学的师生和广东省社会工作机构人员共150人参加了研习营活动。通过业界交流和实地参观考察,台湾师生对广东社会治理、历史文化、人文教育、经济发展成就有了进一步了解,同时增进两地同胞的情谊。
(2)加大引智力度,助推国际化发展
我校通过聘请外专外教完整教授一门或多门专业课程,全面提升全英教学水平,促进创新型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截止目前,我校现有2名长期外教,4名短期外教,分别负责计算机科学、工商管理、英语、组织胚胎学、解剖学等课程教学。另外,还邀请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分别为药学国际班级学生进行短期讲学,对于拓宽学生学术视野,加强全英课程建设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依托海外名师项目,邀请国(境)外专家来校讲学。2019年我校计划执行13人次外国专家来校讲座项目,现已完成11人次。通过邀请高水平专家来校交流,为我校带来了前沿的学科信息,为搭建教学、科研合作平台奠定了良好基础,丰富了我校国际学术交流氛围。
(3)国际学生教育规模稳中有升
2019年我校留学生教育的规模和层次逐步提高,目前在校留学生来自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共计233人,其中学历生188人(研究生1人),语言进修生45人。2015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留学生顺利完成本科课程学习,获得学位委员会的认可,授予理学学士学位,这是我校第四届独立成班全英授课的来华留学生本科毕业。此外,为促进留学生对外汉语教学,已引进两位对外汉语专业博士学位教师,大大提高了对外汉语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同时也优化了留学生对外汉语学习班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留学生管理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
通过开设中国文化课,组织汉字比赛、中华美食体验、中国传统文化节,带领留学生参加广州中外友好运动会、学校运动会等文体活动,丰富了留学生的课外活动,凝聚了留学生的爱校之情,增进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和喜爱。我校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倡导,开展对外汉语教学工作。2019年一共接收4位华师实习生,成为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汉硕专业实习基地。在华师汉硕专业三个实习基地中是接收实习生最多、最受学生欢迎的单位。
(4)实施留学广药大工程
加强留学生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重点建设计算机、国际经济与贸易、药学专业等与国际接轨的本科双语授课体系,扶持专业教学全英文体系建设试点。积极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生源渠道,依托各级政府和校内奖学金,完善教学和后勤服务等软硬件建设。制定留学生招生和培养的趋同化管理机制,加大向承担留学生教学的学院和教师倾斜资源配置的力度,逐步形成良性循环和发展机制。争取把我校建成具有医药办学特色的留学生教育培训基地,使我校在校学历留学生保持较高增长率,规模达到300人以上,获得各类奖学金的学历生比例达到10%。
(5)提高学生国际化水平
深化学校与国外高校的合作关系,提升交换生项目数量与层次,并不断提高交换生专业覆盖范围,完善交流学生的学籍管理、课程衔接、学分互认和学位互授等机制,探索与国(境)外知名院校导师合作培养研究生的模式。设立学生海外交流奖学金专项经费,资助来自中低收入家庭的品学兼优的学生参加海外游学、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开展合作研究等各类项目,不断提高我校有海外学习经历学生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