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整改报告
作者:管理员 来源: 发布时间:2019-12-30

 

(三)教学资源对人才培养保障度的整改与成效

问题:教学资源对人才培养保障度有待提升

1.需要进一步加强多校区的均衡发展

一校三区五校园的办学如何保证多校区学生能够公平享受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优秀教师指导和特色校园文化;如何使“以药为主,药医结合,药工融合,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理念在多校区全面落地,需要学校高度重视。

整改措施:

1)拓宽办学经费来源渠道,促进学校资源均衡科学分配

在坚持依法理财的前提下,致力于探索各种有利措施,通过中央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广东省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专项资金、广东省教育厅“创新强校工程”项目资金、中山市政府和云浮市政府“省市共建”经费进行多渠道筹措资金,不断拓展收入来源。学校始终把本科教学经费作为年度财务预算重点考虑内容,优先保障教学经费并呈逐年递增的趋势。

建立目标导向的学院财政收支制度,增强学院运用经济杠杆提升办学活力的撬动力。围绕建立更具激励性的二级单位资金分配方式,即实行以直接拨款方式保学院基本运行和基本发展所需,以学院优势获取校内外竞争性发展资金,以办学成效获取校内外奖励性发展资金,以积极开展社会服务获取学院补充性发展资金的多样化学院资金来源方式(学院资金来源=基本运行和基本发展经费+竞争性专项资金+奖励性资金+有偿服务收入+捐赠收入),提高二级单位办学积极性,实现学院发展与学校发展目标同向而行。

2)优化各校区的教育资源分配

根据各校区专业定位、招生规模的不同,大力推进有利于各校区均衡发展的教学科研用房、教学仪器设备、体育场馆与设施、图书馆资源和在线课程教学平台等教育资源的扩充建设和合理配置。

以省市共建等具体项目建设为抓手,完善各校区教学仪器设备。扩增教学科研场地。根据“分类定额管理、有偿使用、超额阶梯收费”的原则,建立学校科研实验用房资源合理配置机制,调整和优化学校科研实验用房。

合理分类配置图书信息资源。分别依据各校区的办学定位、专业和学科的建设布局,师生人数、不同专业、不同用户群的需求,读者利用率,特色与优势专业、新办专业和精品课程等指标,合理安排,分类配置图书教学资源。

分类购置、收藏文献典藏与各校区办学定位、专业和学科建设布局相一致:大学城校区中心馆:药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医学、基础医学、生物科学;赤岗校区分馆: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康复医学、健康科普类;中山校区分馆:化学工程、食品科学、经济学、管理学类;云浮校区分馆:中医学、中药资源学、康复治疗学类。

依据各校区的师生人数、不同专业、不同用户群的需求,按比例分配数理化科学和计算机基础等基础课读物,英语四、六级考试用书、政治思想教育参考文献等公共课读物,文学作品、历史传记等一般性读物。

依据读者利用率优化调整各校区的纸质期刊,有效地提高文献资源的可获知性和可获得性。

保证重点,突出特色,提高文献资源配置效益:根据学校的特色与优势专业分布配置图书:药学、药物制剂、预防医学3个国家特色专业,中药学、临床医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10个省级特色专业,从人民卫生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等国家级专业出版机构采集相关医药专业文献10万余册。优先满足专业特色与精品课程教学需要,经学科带头人推荐,订购外文精品书刊。有计划按比例补充新专业建设的相关文献。针对社会工作、药物分析、海洋药学、医学检验技术、中医学、健康服务与管理、生物工程等7个新办专业,定期举办“你选书,我买单”的阅读推广活动;邀请新办专业的骨干教师推荐书刊目录。

构建在线教学资源平台。利用互联网建设多校区共享的信息平台是解决和保障资源均衡配置的有效路径,通过构筑立足多校区教学实际,构建适应个性化、多元化需求的精品课程网络平台、自主学习网络平台和教学管理信息化平台,使教与学都突破时间和地域限制,有效实现资源共享,监控和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

3)完善延伸管理模式,保障教育质量同质化

采取“学院+校区办”相结合方式,加强教学延伸管理学校。对办学地点完全在中山、云浮校区的学院,主要通过下放至校区办进行二级统筹的模式,统分结合,保障校本部与各校区教学工作的有效对接。依托校园网构建综合教务管理系统、多媒体综合教学系统、实验室综合管理系统等多个数字化的管理平台,合理安排教学工作,对教师、课程、教材等教学资源信息和教学计划运行、教学基本设施利用实现了信息化动态监控管理,保障不同校区教育质量同质化。

加强教学督导、教学信息员等“两支队伍”建设。实施本科教学质量责任制、院部教学管理评价制度、教学督导制度、学生信息员制度、常规教学检查制度、教学评价制度等举措,强化“教前、教中、教后三阶段”的教学质量监控。

4)各校区大力引进、培养新教师

加大新教师引进力度。设置有竞争力的人才引进条件,为青年博士人才提供良好的待遇和发展平台。打造立体多面的招聘渠道,在各大城市高水平高校的招聘会、人才研讨会上现场宣讲,在影响力较大的专业网站发布人才招聘信息,扩大学校知名度、提高学校吸引力。

完善青年教师培养制度。针对新入职教师,加强岗前培训,使新教师培训制度化、系统化。组织开展教学专题培训班、专题研讨会、教学经验交流会等不同形式的教学研究和咨询活动,为青年教师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提供咨询;制定教师教学工作评价方法,组织开展教师教学水平综合评价;实施青年教师国内外访学进修及学历提升计划,选拔中青年骨干到国内外一流大学深造,有计划、有重点地拓展他们的国际视野、提高创新能力。

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与宣传

“以药为主,医药结合,药工融合,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理念是学校价值取向的精炼表达,是学校文化的内涵体现。学校坚持文化引领,着力建设特色鲜明、品味高雅的高水平大学文化,发挥文化育人功能,实现办学理念在全校区落地,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学校通过加强校园文化的机制、内涵、传播体系、品牌整体化建设,使办学理念融入在各校区的师生教学活动之中,润物无声地推动学校齐心协力建设高水平药科大学。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